
安佑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產品中心配方總監李俊波
好種好一窩,優秀的母豬對提高生產效率非常重要?,F代高產母豬的產仔和產奶能力都在不斷提高,同時體型和奶頭數等性狀有所提高。因此,現代高產母豬的營養需求更加細致,飼喂階段要求更復雜,養殖戶的管理能力必須提高。
PSY是比較好的衡量母豬生產性能的指標。據介紹,近十年國外母豬的PSY在不斷提升,目前丹麥頂尖的母豬PSY甚至已經做到了40頭。國內的數據來看,目前平均PSY大概在17頭左右,上升的空間還比較大。母豬被淘汰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,就是營養沒跟上。李俊波認為,品種、管理、設備可以影響繁殖效率,但要發揮最大效率一定要靠營養。如果做好母豬營養管理,有可能沖擊PSY30頭。
對于不同胎次的母豬,營養的需求是不一樣的,關鍵在于做好按需供給。李俊波表示,第一胎母豬在懷孕和生產過程中,自身還會增重約90公斤。第三胎后母豬成長漸減為字增重約50kg。第五胎以后,母豬停止生長,攝入營養相似,但繁殖所需微量元素容易不足。
母豬的繁殖周期當中,微量元素非常重要。整體看來,在母豬的繁殖周期中,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在不斷提高。李俊波用幾個研究數據證明母豬攝入適量有機微量元素的效益:一是離乳至配種的間距縮短達0.7-2.3天;二是重復配種的可能性減少54%;三是母豬被淘汰的可能性降低68%;四是離乳體重的潛能增加12%;五是窩仔數的潛能提高9%。
另一個影響母豬性能的一個元素是日糧的纖維。纖維的作用很廣泛,李俊波介紹,纖維可以調節妊娠母豬的飽腹感。同時,纖維通過與微生物相互作用,可以改變乳汁成分。在母豬料中添加纖維,也可以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。

母豬性能要好,后備母豬、母豬生產前后的營養需求也應該被兼顧。高產母豬料的產品設計,需要考慮三大問題,一是系統分段精準飼喂。二是系統營養設計配方。三是系統監控霉菌毒素。

